找到相关内容2727篇,用时2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(第二集)

    净空上人,他来这个世间就是来让我们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,给我们指示一条了脱生死轮回的道路。你看这样真的来做事的,做圣贤、佛菩萨的事业。我们既然学了佛,就要有来做人是为了做事的那种使命感。为了帮助一切众生...苦难。所以毕竟要去问一问,轮回是怎么来的?能不能够了脱生死轮回?这个问题。   轮回的由来,从这些例子我们能够看到,不外乎就是佛给我们讲的两句话。那是《首楞严经》里的两句,“汝负我命,我还汝债,以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20776967.html
  • 阿含经导读

    人生为对象的缘起说:   佛教创立以后,虽然承认轮回现象,但却不承认有“一”。“常”的“自我”作为轮回的主体,相反认为“我执”是生死轮回的根源,所以,在《阿含经》中,处处在说明“无我”的义理。而要...有”至“死有”,如此次第辗转生死轮回不已,从而以体证一切皆空。   5.《阿含经》的政治思想内容   在《增一阿含经》卷26中佛陀曾经说:“诸佛世尊,皆出人间,非由天而得也”。佛是人间的哲人而...

    郁永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435177182.html
  • 班禅洛桑却季绛称(慧贤法幢)的历史(一)

    中没有罪过,其他更不必说了。甚至可以说,我心念中意想杀害一个蟲蚁细微的生命,连片刻都是没有的。”  由于这位幼年佛子过去长远生中,已是对一切生死轮回,生起了厌离的心。以此他幼年时代,不须他人的鼓动,...生死苦。  光明境中慧入住,裸然见诸法本性,  再观复超逾见境,喻如无灭虚空边。  恐怖轮回诸众生,本自性空大好景,  证此现有诸众生,纵成敌主不须畏。  无缘善恶与业果,断治破立道亦离,  勤修成...

    云增·耶喜绛称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4978282.html
  • 石头希迁大师参同契心要论

    因业力而脱离不了生死轮回。   禅者入于实相之中.即是开发第八识。心本无生因境有。八识之本性即是空。它是不生不灭、不垢不净、不增不减.是永恒寂静不动的。之所以有生灭皆因安心而起。安念执我,而生贪嗔痴...十六年,罗浮受具戒,是年归就山。”可见历来祖师为参破生死,何有杂用心处。故虽本来是佛,还靠修证参究,如人说食,终不能饱。   大师于吉州青原山静居寺拜见行思后,即得心印,思曰:“众角虽多,一麟足矣!...

    曾琦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3778600.html
  •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

    即肉身依然存在。无余涅槃是比有余涅槃更高级的境界,在这种境界中,不仅原来的肉体不存在了,而且思想也停止了,灰身灭智,生死因果消失了,不再轮回受生。但是,在善导看来,有余涅槃的理论,不能满足末法时期众生...大乘圣人照佛经的说法应该是具有许多神通,摆脱了生死轮回,达到高级修行阶段的人。但《观经》中却说这上类三品是韦提希为他们请佛求生安乐国的。那么上类三品是什么人呢?善导认为是大乘凡夫,《观经》说:“三种众生...

    王公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3878602.html
  •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消费

    有其社会原因。长期战乱,灾难频仍,人们无法挣脱现实的苦海,便把希望寄托于来世。佛教生死轮回的义理正可满足人们这种精神上的渴望。玄学对儒学的批判,削弱了儒学对佛学的抵制。而玄学虚无玄远的特性,使之不能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1245379051.html
  • 圣凯法师:论三法印的现代意义

    主宰自在的我体,因此起自体的爱执,由自体爱执生起欲贪等种种烦恼,造业受果,轮回不息。所以自体的我爱执,是流转生死的根本,假若能觉破这我体实无,则自体爱不生,没有自体爱,则能不为欲境缠缚,断除烦恼而得...,解脱了生死轮回的苦恼动乱,而证得寂静安宁的涅槃,唯这涅槃才是真正究竟寂静无扰的境界,所以说涅槃寂静。   (二)三法印与一法印的关系   一法印就是大乘一实相印,就是诸法圆满真实的理体,离言诠,...

    圣凯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454379425.html
  • 本教文化

    。约在公元七世纪,诞生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佛教传入青藏高原雪域藏地。印度佛教和中原佛教以“解脱”为本位,宣扬众生要通过修持,以求从迷惑、烦恼、痛苦和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,进入大自由大自在的“涅槃”理想境界...

    庄春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13079495.html
  • 阿字观用心口诀浅释

    ,虽初心,生死轮回永绝;行住坐卧无离,皆是阿字观也。易行易修,而速疾顿悟也。   弘法大师杂问答云:问:何教力深?何教力浅?答:显浅,密深。略浅门者。教力劣故;顿不能引初心凡夫。深秘门者,法力胜故;...一切有情,于心质中,有一份净性,众行皆备,其体极微妙,乃至轮回六趣,亦不变易;如月十六分之一。无畏三藏禅要云:即此自性清净心,以三义故,犹如于月:一者自性清净义,离贪欲垢故。二者:清凉义,离嗔热恼故。三...

    王弘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361879586.html
  • 佛教的生死观

    说明除了一期生死之外,还有常在生死轮回中使有情生命不断的阿陀那识。因此,阿陀那识理应成为长期生死的主体。   作为长期生死的主体———阿赖耶识是否就是世间一般人所说的灵魂、或现代哲学所说的绝对精神呢?...  提要: 生死问题,历来是人们最关心的重大问题。所谓生从何来?死至何所?生死是如何形成的?生死又有哪些类别?如何看待生死?又如何才能超脱生死?对这一连串极为深奧玄妙的人生哲理性问题,为了拷问答案...

    唐思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4480110.html